搜索

香港大学

浏览量:


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香港大学(港大)是本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多年来一直秉承优良传统,提供卓越的师资及世界级的科研发展,致力培育社会领袖人才。
  港大前身为创立于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医书院,于一九一一年正式成立。港大最先成立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一九一六年十二月港大举行首届毕业礼,有二十三名毕业生及五名名誉毕业生获授学位。
  二三十年代期间,港大的学术水平在国际社会上已占一席位。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先后成立医学院、工程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二次世界大战后,港大积极重建,为配合急速的人口增长,港大相继提高收生人数及聘用更多高质素的教师。
  踏入七十年代,港大继续迅速发展,与香港同步成长,在国际绽放光芒。直至二零零四年五月,港大学生人数共二万零三百人,当中一万一千七百名为本科生,八千六百名为研究生。现时校内共有十所学院,包括: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提供四十七项本科课程及逾百项硕士课程,此外各学院及属下学系均为专题研究生(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提供指引及教导。
教学与研习:
  港大一向推崇高质素教学,为使学生除汲取其本科专业知识以外,能同时有多方面的发展,港大于数年前进行改革,每个学系除了有其独特的课程目标和设计,亦采取以下的共同方针:
  ?发掘学生的才智及个人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沟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计算机知识水平)
  ?开拓终生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急速变化
  ?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断扩阔学术领域
  ?扩阔学生的国际社交层面,体验不同文化
课程内容:
  ?一学年共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有十五个教学周和三个评估周
  ?每个学生一般要在一个学年内选读六十个学分(即一个学期三十个学分)
  ?八成选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学科的范畴内,其余两成则属中、英文法,计算机知识,通识教育及跨学系等自选科目
  ?学术评估一般在学期尾进行
语言指引: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学系的日文课程、教育学院的言语及听觉科学课程和中文课程、法律学系的中国法律课程及中医课程外,港大所有课程均用英语教授,功课与笔试亦采用英文。
  中文系的科目用广东话或普通话教授,选修的学生必须能操流利的广东话和普通话,并懂中文书写。
金融学/金融数学
特色优势
现时香港大学有十个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其他教西闸(薄扶林道)入口学单位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及其他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如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研究生院:    专业进修学院 (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简称SPACE学院,跟其它学院一样,SPACE学院系香港大学的直属学院,为非牟利机构,致力于为在职人士提供有助个人、专业和事业发展的各种学习机会。经过50年的发展,SPACE学院成长为全球五大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之一,与纽约大学、伦敦大学齐名。近年亦不断为内地学员提供各类深造机会。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近60所海外的大学及教育机构有合作。学院的专业课程还与众多顶级国际专业协会资格挂勾。该校全院有大约900名全职工作人员,和2,000名兼职教员。成立至今已有180万人次修读过学院的课程。每年的报读人次超过十万,2007至2008学年,人数更相当於约20,000名全日制学生。   学院所举办的课程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高管课程,以及学士、副学士等,自2001年以来,开始与内地教育机构合作在内地推出香港大学的整合营销传播、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生课程。 2008 年10 月,学院全资附属公司港大思培咨询公司(北京)正式成立,负责学院课程的招生及管理,在北京和上海继续提供整合营销传播、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关及会展管理,及传媒管理课程。   与一般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机构不同,经过50多年的发展,SPACE学院有着完整有效的质素保证机制。SPACE学院所有课程均由全职教学人员设计及管理,并由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兼职教员辅助。学院的学术质素保证机制由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评审,并获认定为典范。就读SPACE学院学生有很多已经是有各种学位的在职人员,他们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在专业方面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与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或者转换职业发展的跑道。在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SPACE学院为香港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力地助力了香港经济的腾飞。   
城市概况
香港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万,主要产业包括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工贸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香港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交通概况
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成熟的交通网路。公共运输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铁路、巴士(公共汽车)、小巴(公共小型巴士)、的士(计程车)及渡轮等。其中,铁路是香港最主要公共运输工具,每日载客约412万人次;其次是专营巴士,每日载客约394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是全球第一个广泛使用电子货币于公共运输的地区,名为八达通的电子车票兼货币系统在2008年的总流通量达1900万张。   香港的巴士大多都是双层巴士。行驶香港岛北岸的香港电车更是全球唯一使用全两层电车的车队。同样位于港岛的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为世界最长的有盖自动行人电梯系统。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很高,道路总长度1,938公里,主要由街道、桥梁及隧道等组成8条主要的干线连接香港各地,并于数年内增至10条。而香港的行车方向仍根据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靠左行驶,有别于中国内地。在香港注册的610,000辆车辆当中,有64%是私人载客汽车,而每公里道路有约276辆车辆行走。   除此之外,位于大屿山赤腊角的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五繁忙客运的国际机场,是来往欧美以及亚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转机点。香港机场全日24小时运作,每年可处理旅客4 500 万人次及货物300万吨,现在香港国际机场已分阶段进行扩展,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以及加强对珠江三角洲邻近地区的连接,进一步发展为区内旅客转运中心。 公共交通工具介绍 1. 港铁为市区内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分九条路线(地铁公司六条,前九广铁路公司三条)互相联系港岛、九龙、新界的荃湾、东涌、将军澳、上水、马鞍山、元朗、屯门等地。每天清晨6时左右开始行走直至午夜,每隔数分钟即有一班。车费由4元(两个站)至13元(过海)。如目的地在沿线附近,最宜乘搭。全空调的车站和车厢不但舒适,且快速准时。   2. 巴士(公共汽车)多家公司经营:新巴,行走部分港岛路线;九巴,行走全九龙及新界;城巴,行走部分港岛路线(以上三家公司均有过海隧道或机场路线);大屿山巴士,则只行走该岛仅有的十多条路线以及往来深圳湾口岸的两条线路;龙运,为九巴下属公司,经营新界与机场之间的巴士服务。市区票价每程由两元多起。   3. 公共小(型)巴(士)分为绿色车身(专线)和红色车身两种,收费与巴士相若。专线车多作接驳地铁之用,如往地铁不到的地方,两种均甚相宜。车头上均列明目的地及收费。   4. 轻便铁路(轻铁):行走新界屯门与元朗之间,另有接驳巴士往较僻地方。以上两种铁路均全电气化,空调车厢,班次频密,舒适快捷而且经济。   5. 电车:只在港岛市区(北面)行走,收费最廉(现价2元),但速度较慢,如作短程乘搭或市区观光,最为惬意。以上巴士、电车和专线小巴,均需要自备辅币或使用八达通上车。   6. 渡轮服务:天星小轮、新世界第一渡轮、油麻地小轮公司、港九小轮公司以及其它渡轮公司等,提供定期渡轮服务,往来尖沙咀、中环、湾仔、红磡、长洲、坪洲、大屿山、屯门、南丫岛及其它码头。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